1.中药竹罐疗法相传是神医华佗发明的,千百年来一直是秘而不传的治病绝技。
2.竹纤维内部特殊的超细微孔结构, 可以在水中瞬时润胀,使其具有强劲的吸附能力
快速吸收并储藏水份及药物,使配方药物局部渗透而达到的活血、通络、化瘀、滋养等综合作用,极大调动了人体机能,治疗方法还具痛苦小、周期短、不易复发的特点。
3.中药泻血竹罐是在刺络放血疗法基础上发展而成。瘀血学说肇始于《内经》,奠基于仲景;《内经》有血泣及恶血之论,仲景《金匮要略》有瘀血之命名。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关于针刺治疗。几乎有半数以上是采取针刺放血的。《素问·调经论》篇指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即外感、内伤均致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发生障碍,阴阳失衡,气滞血瘀,从而变生诸证。故《素问·血气形志》篇又指出:“凡治病必先去其血。”古人对放血的丰富经验,前贤屡试不爽的实践证明:放血疗法确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对各种气滞血瘀、经络瘀滞、疼痛等病证确有效若桴鼓之功。
4.“祛病诸法、放血最捷。”中医名家孙六合教授说:久病必瘀,怪病必瘀,重病必瘀,痛症必瘀,必有瘀血阻滞气机,恶血邪气尽出,立起沉疴痼疾。
泻血疗法简介:
韩国泻血疗法的创始人朴楠义先生也认为人体最大的弱点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积攒的瘀血就越多,失去了完全净化淤血的能力。究其原因,所有的症状和疾病都是瘀血堵塞了血管(主要的是毛细血管),造成血液不能正常循环。人为地把不能自行排除的瘀血排泄出来,是避免复发和没有副作用的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瘀血并不是指随着血管流动的有用的血,主要是指堆积在毛细血管里不动的血,它只能给血液循环带来障碍。
适应症:
外感风寒湿邪、外伤劳损等原因所致的肢体不同部位的症状,颈椎病,腰背痛,肩周炎等,感冒咳嗽,哮喘,肺炎,胃腹疼痛、吐泻返酸、便秘、疥痈不同阶段(未成脓时可将淤滞毒气吸出,令气血通畅淤肿消散,已成脓时也可脱毒排脓减轻症状),毒虫咬伤等。